《校友零距離》: 人物誌

校友 聯絡及支援 校友零距離 前期通訊 2023年9月號 《校友零距離》: 人物誌

「當時的構想是把自己擅長的音樂和體育結合運用,希望能幫助有需要的人。」2018年護理學學士課程畢業生簡銘佩(Mandy)回溯畢業前投身學術研究的初衷。自小酷愛運動和音樂,Mandy致力在體、藝及學術平衡發展。入讀本校護理學課程後,對其中「護理學研究」學科特別感興趣,更讓她思考是否應循此途邁進,放棄當護士。她決定親身體驗,兼職研究助理,探索可行性,最終確認自己真正興趣所在。路總歸走對了,Mandy現於大學從事研究,探究以彈奏管風琴作為復健運動的成效,把運動、音樂及護理的知識融會貫通於學術研究。

彈琴與運動 互動中並進

Mandy從小學習小提琴、鋼琴,17歲時邂逅管風琴,由欣賞到學習,與「樂器之王」結下不解緣。她讚嘆管風琴可模擬多種樂器,音色變化多端,單獨彈奏也能媲美管弦樂團。彈奏方式雖與鋼琴近似,但樂譜較複雜,特別是備有腳鍵盤(pedalboard):「同步以雙腳彈奏,有時候手彈右邊,腳則要彈左方,講究姿勢的平衡協調,甚具挑戰性。」Mandy習管風琴從未中輟,同時也在運動賽場發亮。

Mandy是大學「最佳運動員」獎學金計劃得獎者,她重視平衡發展,涉足越野跑、定向、跆拳道等項目,更推動同學參與。活躍的她,沒有被學習樂器時需要反覆練習難倒,笑言練琴時腦內會將音符幻化成遊戲關卡,邊彈邊哼着樂曲,有如遊戲過關。習琴與運動同樣講求技巧,趣味來自向難度挑戰,二者更是相輔相成:「音樂幫助我運動時保持專注,運動則改善手腳協調,有助彈奏樂器。」她續指運動提升體能,支持彈奏所需:「彈管風琴手腳並用,挺累的!」管風琴彈奏上的動態特質,啟發她往後的研究方向。

踏上研究路 樂韻奏新章

從小便當童軍,立志從事服務社群的工作,Mandy入讀大學時順理成章選擇了護理學。三年級時修讀「護理學研究」為她打開了思路,明白各種構想、推論,須有實證作基礎,學到了批判思考,更同時拉闊視野,萌生向學術研究發展的念頭。她課餘在大學兼職學生助理,投入護理方面的研究,參與數據蒐集,旁觀教授工作,對未來路向更清晰。

Mandy感謝大學的教職員悉心指導,像曾分別於護理及健康學院和學生事務處任職的刁美霞教授及呂淑貞女士,為她細心分析個人長、短處,衡量從事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又提醒她要累積臨床經驗。畢業後她入職公立醫院,切身了解前線護理工作。「相對於在病房照顧有限的患者,做研究帶來的影響更廣泛、深遠,能幫助更多病人。」她後來負笈英國攻讀音樂心理學碩士課程,聚焦探究音樂與健康的關係。由護理前線毅然轉向研究領域,在護理學課程所得仍用得其所,護理專業資歷讓她在蒐集研究數據時,格外得到受訪者信任;而修讀護理心理學、公共衛生、健康心理學等學科,亦為碩士課程打下基礎。

管風琴運動 具復健潛力

Mandy的碩士論文專注於比較彈奏鋼琴與管風琴在肢體肌肉發力上的差異,由蒐集數據和分析、寫論文、出席學術會議到在期刊發表,整個研究過程讓她非常滿足,感覺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夢想。修畢碩士課程回港後,她任職大學副研究員,現時正埋首研究通過管風琴腳鍵盤運動對下肢復健的效果。兩度選上管風琴,源於熟悉外,更在於「管風琴是能夠促進健康的樂器!」她指出彈奏管風琴時手足並用,屬於輕量運動,由於是坐着進行,無法站立者也適合;同時,彈奏管風琴有助協調左右腦,可作為認知訓練。放眼將來,她希望推廣管風琴的保健效益,同時計劃修讀博士課程,繼續音樂與健康的研究。

曾立於人生路的分岔點,Mandy透過細心摸索、親身體驗,終究為自己開創新途。她由衷寄語正處於探索期的年青學子要多作嘗試,從中更了解自己。「只有經歷過,才更清楚路向該怎樣走。」一步一腳印走過來,Mandy滿有體會:「別太着意結果,過程中的學習體會及個人成長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