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and Life Series 電影人生系列

電影人生系列 第六場電影放映及映後對談分享

11月10日晚,人文社會科學院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主辦、文潔華教授和陳智廷博士共同策劃的2023年度秋季「電影人生系列」第六場,放映了義大利導演龐特可伏(Gillo Pontecorvo)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經典傑作《阿爾及爾之戰》,作為火鳥電影會創立五十周年紀念放映。映後談由陳智廷博士主持,香港資深電影文化人及影評人黃國兆導演評析《阿爾及爾之戰》的歷史意義。
黃國兆導演爲觀眾介紹電影拍攝的歷史背景和地緣政治。導演因Kapò(1960)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獲得很多拍片邀約,但他都一一拒絕,後經阿爾及利亞前民族解放陣線領袖Saadi Yacef提議,而拍攝此片。20世紀50-60年代,全世界殖民地爭取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法屬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經過了八年獨立戰爭(1954–1962),始於1962年宣布獨立。位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與法國隔海相望,是法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獨立後阿爾及利亞移民構成法國境內最大的移民社群。阿爾及利亞對法國文化的貢獻不容忽視,比如卡繆(Albert Camus)就是在阿爾及利亞出生長大並在阿爾及利亞大學學習哲學;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Jean-Paul Sartre)是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的支持者,影片中也提到這一點。
全片幾乎都由非專業演員出演,拍攝開始時獨立戰爭結束沒多久,演員的戰爭創傷記憶猶存,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領袖Saadi Yacef擔任電影製作人並親自飾演重要角色。黑白攝影,標誌性的卡斯巴古城,粗粒感的畫面,莫里可尼震撼人心的精彩配樂,構成影片新聞紀錄片式的藝術效果。導演相對客觀呈現獨立戰爭,沒有傾向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或法國,兩面不討好。該電影在1966年威尼斯影展引起爭議。法國記者團拒絕參加電影放映,但電影擊敗了杜魯福的《華氏451度》和布烈遜的《驢子巴達薩》等勁敵,獲得金獅大獎和國際影評人聯盟(FIPRESCI)奬。該片在法國一度被冷處理,直到1971年才公映。
人文社會科學院政治學學者Emilie Tran博士也分享了觀影感受,她在法國受教育,但也是首次看《阿爾及爾之戰》,她從國際政治的角度連結這部六十年代電影與當下地緣政治和以巴衝突。
活動最後,主持人陳智廷博士邀請觀眾向當晚出席的火鳥電影會前輩陳可鵬、關柏煊等人致意。文潔華教授回憶了年輕時香港的電影文化,以及對火鳥電影會的記憶和感情。黃國兆導演分享了火鳥電影會的成立故事,七十年代從法國留學回來,在當時電影資源稀缺的時代,一班喜愛電影的同好,在金炳興的鼓動下,自發組織並引進了外國的藝術電影。火鳥電影會對於香港電影文化發展,創作審美,國際視野,產生莫大影響。
(王易凡撰稿)
Photo Session 6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