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及知識轉移

lemon101prototypenc 研究及知識轉移

焦點故事

231024_Research_Prof.RoyVellaisamy_highlighted-stories


2023年10月24日

提升熱傳導發電機效能 都會大學教授冀推動可持續工業廢熱再用

華禮生教授 (Prof. Roy Vellaisamy) 是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科技學院新任智能系統講座教授,其研發的創新熱傳導發電機設計,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以高效持久方式將工業廢熱直接轉換為可用電力,彰顯科研應用解決現實難題的效用。

1


2023年9月28日

都大成立「都會藻種庫」 推動大灣區及東南亞地區微藻研究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在環境科學研究成就卓越,尤其在紅潮和微藻的科研及應用方面取得不少重要成果。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以至東南亞地區的微藻研究,都大科技學院於2022年建立了本地首個對外開放的微藻收集及研究中心,名為「都會藻種庫」。

1


2023年9月26日

都大學者開發全港首個免費一站式延展實境手機應用程式 讓學生突破時空限制學習傳譯及演講

即時傳譯及公開演講皆講求臨場反應能力﹔然而,要為學生覓得真實的傳譯和演講場景進行實戰訓練並非易事。有見及此,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詠雯博士率領團隊研發「XR MALL」互動手機應用程式,結合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於智能手機上提供沉浸式的即時傳譯、逐步口譯和演講場景,讓學生以至普羅大眾可以突破時間、空間及資源限制,隨時隨地於虛擬真實空間練習傳譯和演講,實踐以學生為本的靈活學習模式 。

1


2023年9月21日

都會大學夥兩院校獲政府撥款約800萬港元 開發首個跨院校VR遊戲提升健康護理學生跨專業溝通能力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積極以創新科技推動健康護理教學和發展,將聯同明愛專上學院(明專)及東華學院,開發一套虛擬實境(VR)教學遊戲。

230913_RGC-funding_in-the-news


2023年9月13日

都會大學獲研資局撥款2,910萬港元 佔總額逾35%自資院校之冠

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獲撥款2,910萬港元,涉及27個項目,在本港院校中佔逾35%,是獲資助最多的院校。

1


2023年8月22日

都會大學及路德會研究港人患認知障礙症風險
鼓勵向教育程度較低群體推廣健康飲食習慣及提升公眾教育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與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路德會)進行「香港55歲或以上人群認知障礙症風險之研究」,收集逾千名55歲或以上人士的數據,評估其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和分析相關因素,並了解其對該疾病的認識。

Highlighted-stories_Dr-Astudillo


2023年7月26日

都大學者透過院校合作研究開發生態海堤物料 促進海洋健康

環境科學是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策略性研究領域之一。科技學院助理教授Juan Carlos Astudillo Placencia博士將會在香港南部的碎石防波堤開展生態工程研究項目,利用創新的生態混凝土裝置,增加生境複雜程度,從而提升生物多樣性。他希望藉此項目和其他研究,向公眾展示海堤生態工程的好處。

230607_supportingscheme


2023年6月7日

都大研究反映「賽馬會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2.0」助殘障家長及其子女改善親子和人際關係 實踐傷健共融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轄下的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獲香港傷健共融網絡委託,就其推行的「賽馬會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2.0」進行成效評估研究。「賽馬會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2.0」為一群失明、失聰、肢體殘障或精神健康狀況不足而在履行親職時遇有困難的爸爸媽媽,配對年輕義工,讓義工擔當「聰明使者」的角色,為他們的健全子女提供學業和成長指導。計劃亦安排一系列的家長培訓、輔導服務,協助殘障家長提升教養技巧和改善親子溝通,期望解決這些家庭跨代貧窮的問題。

highlighted-stories


2023年6月2日

都大將成立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 推動粵劇發展

香港粵劇藝術團於5月31日舉行開幕酒會,創辦人何陳婉珍博士宣布捐款予都大成立「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以推動粵劇教學導賞;並且透過粵劇劇本翻譯與交流及與粵劇有關的學術研究,提升本地年青一代及海外人士對粵劇的認識和欣賞,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