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成立 名伶攜手獻技上演精彩戲碼

lemon101prototypenc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成立 名伶攜手獻技上演精彩戲碼
1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成立 名伶攜手獻技上演精彩戲碼

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成立 名伶攜手獻技上演精彩戲碼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成立 名伶攜手獻技上演精彩戲碼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由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呈獻的《學研粵藝 劇粹炫輝》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研藝中心)成立典禮暨粵劇折子戲專場昨日(8月19日)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圓滿舉行,多位名伶獻上連場精彩戲碼,慶祝研藝中心的成立,展現粵劇藝術的獨特魅力,一同推動粵劇發展。

都大榮幸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張國義、香港粵劇藝術團創辦人何陳婉珍博士蒞臨主禮,聯同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主持剪綵儀式,標誌研藝中心正式成立。

林群聲校長致辭時感謝何陳婉珍博士慷慨捐助都大成立研藝中心,支持學者及研究人員研究、發展及傳承粵劇這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表示:「粵劇作為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粵劇的四功『唱、做、唸、打』,以至戲服、頭飾、化妝等種種元素,都展現出獨具一格的風采和魅力,是中國文化和藝術瑰寶,值得我們好好保育和傳承。」

楊潤雄局長在典禮上祝賀及樂見都大成立研藝中心,為粵劇的推廣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他表示:「中心將成為推動粵劇研究和教育的寶貴平台,有助向本地及海外觀眾推廣粵劇,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作出貢獻。」他期待中心在未來取得更多的成就,為保存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推廣粵劇藝術,以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緊接上演的折子戲專場以精品經典粵劇作主題,由粵劇界殿堂級音樂大師朱慶祥博士擔任特邀音樂領導,一眾大老倌與新秀包括阮兆輝、龍貫天、南鳳、黃成彬、梁心怡、一點鴻、陳紀婷及蕭詠儀,先後為觀眾表演南音《客途秋恨》及五個折子戲劇目《再世紅梅記之折梅巧遇》、《雷鳴金鼓戰笳聲之送別》、《趙氏孤兒之捨子存孤》、《穆桂英招親》和《蓋世雙雄霸楚城之營房會》,劇力萬鈞,令人拍案叫絕。

研藝中心將設於都大賽馬會校園,亦將透過網上課程及劇本英語翻譯等多元方式,讓更多本地青年與海外人士接觸這傳統藝術,從而由欣賞到產生興趣;並計劃定期舉辦研討會及講座等活動,以及利用多媒體渠道增進公眾對粵劇的了解,配合政府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

主禮嘉賓:(左起)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張國義、香港粵劇藝術團創辦人何陳婉珍博士

8

由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呈獻的《學研粵藝 劇粹炫輝》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研藝中心)成立典禮暨粵劇折子戲專場昨日(8月19日)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圓滿舉行,多位名伶獻上連場精彩戲碼,慶祝研藝中心的成立,展現粵劇藝術的獨特魅力,一同推動粵劇發展。

都大榮幸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張國義、香港粵劇藝術團創辦人何陳婉珍博士蒞臨主禮,聯同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主持剪綵儀式,標誌研藝中心正式成立。

林群聲校長致辭時感謝何陳婉珍博士慷慨捐助都大成立研藝中心,支持學者及研究人員研究、發展及傳承粵劇這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表示:「粵劇作為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粵劇的四功『唱、做、唸、打』,以至戲服、頭飾、化妝等種種元素,都展現出獨具一格的風采和魅力,是中國文化和藝術瑰寶,值得我們好好保育和傳承。」

楊潤雄局長在典禮上祝賀及樂見都大成立研藝中心,為粵劇的推廣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他表示:「中心將成為推動粵劇研究和教育的寶貴平台,有助向本地及海外觀眾推廣粵劇,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作出貢獻。」他期待中心在未來取得更多的成就,為保存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推廣粵劇藝術,以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緊接上演的折子戲專場以精品經典粵劇作主題,由粵劇界殿堂級音樂大師朱慶祥博士擔任特邀音樂領導,一眾大老倌與新秀包括阮兆輝、龍貫天、南鳳、黃成彬、梁心怡、一點鴻、陳紀婷及蕭詠儀,先後為觀眾表演南音《客途秋恨》及五個折子戲劇目《再世紅梅記之折梅巧遇》、《雷鳴金鼓戰笳聲之送別》、《趙氏孤兒之捨子存孤》、《穆桂英招親》和《蓋世雙雄霸楚城之營房會》,劇力萬鈞,令人拍案叫絕。

研藝中心將設於都大賽馬會校園,亦將透過網上課程及劇本英語翻譯等多元方式,讓更多本地青年與海外人士接觸這傳統藝術,從而由欣賞到產生興趣;並計劃定期舉辦研討會及講座等活動,以及利用多媒體渠道增進公眾對粵劇的了解,配合政府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

相關新聞

相關主題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