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大学及路德会研究港人患认知障碍症风险
鼓励向教育程度较低群体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及提升公众教育

新闻 都会大学及路德会研究港人患认知障碍症风险鼓励向教育程度较低群体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及提升公众教育
1

都会大学及路德会研究港人患认知障碍症风险
鼓励向教育程度较低群体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及提升公众教育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都会大学及路德会研究港人患认知障碍症风险
鼓励向教育程度较低群体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及提升公众教育

都会大学及路德会研究港人患认知障碍症风险
鼓励向教育程度较低群体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及提升公众教育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随着全球各地包括香港人口高龄化渐趋严峻,长者健康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长者常见疾病,特别是认知障碍症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香港都会大学(都大)与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路德会)进行「香港55岁或以上人群认知障碍症风险之研究」,收集逾千名55岁或以上人士的数据,评估其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和分析相关因素,并了解其对该疾病的认识。结果发现具较高教育程度、有良好生活习惯,或有工作的人士患上该疾病的风险较低;而相对于男性,女性认为其患上该疾病的风险较高,其生活方式亦更健康。

为期两年半的研究于2021年开始进行,研究团队向来自全港各区共1,102名不同性别和教育水平的55岁或以上的人士进行调查。研究的首部分收集参与者的客观健康指标数据,透过提供全自动视网膜影像分析(ARIA)评估服务(即俗称「眼底相」,经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眼底血管状况),推算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第二部分则透过问卷了解参与者的主观认知,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及对认知障碍症的认识,从而分析该疾病的相关因素。

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

  • 「眼底相」 反映中度认知障碍症风险与生活习惯有关:「眼底相」数据分析显示7%参与者有认知障碍症「中度风险」; 而有认知障碍症「低度风险」及「高度风险」的参与者分别为25.8%及24.5%。超过九成参与者没有吸烟和喝酒的习惯,超过一半每日有运动;但只有约三成参与者表示每天有进食一碗以上的熟菜,以及约四成每天进食一个中等大小的水果。调查发现有较多良好生活习惯的参与者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低。
  • 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与认知障碍症风险有明显关系:除了高龄与较高认知障碍症风险有显著关联性之外,参与者的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与认知障碍症风险亦明显相关。相对没有工作或已退休的参与者,有兼职或全职工作的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低。

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曾晓苓博士指:「我们从数据观察到近半参与者有认知障碍症中度风险,参与者的客观健康指标平均属中级。他们大多有定时运动的习惯,数据支持健康生活习惯与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有明显关系;而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患该疾病的风险相对高,因此我们建议针对此群体下功夫,推广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 女性比男性有更健康生活方式:此外,研究团队亦探讨潜在的性别差异,相比起男性参与者,女性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较差、自我评估的睡眠状况较差、生活压力较大、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亦较高,但有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曾博士指:「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女性自觉身体状况较差,所以她们倾向以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其身体状况。」

这项由都大和路德会合作的研究项目,是中国银行(香港)资助的「健康零距离」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旨在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研究团队希望透过这项研究,加深市民对认知障碍症风险的认识及关注,期望研究的结果有助长者医疗政策及措施的制定,呼吁政府及市民及早进行认知障碍症的筛查和预防工作。

都大研究团队及路德会代表:(左起)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曾晓苓博士、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邝志良教授、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行政总裁雷慧灵博士,及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服务总监邓国禧。

随着全球各地包括香港人口高龄化渐趋严峻,长者健康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长者常见疾病,特别是认知障碍症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香港都会大学(都大)与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路德会)进行「香港55岁或以上人群认知障碍症风险之研究」,收集逾千名55岁或以上人士的数据,评估其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和分析相关因素,并了解其对该疾病的认识。结果发现具较高教育程度、有良好生活习惯,或有工作的人士患上该疾病的风险较低;而相对于男性,女性认为其患上该疾病的风险较高,其生活方式亦更健康。

为期两年半的研究于2021年开始进行,研究团队向来自全港各区共1,102名不同性别和教育水平的55岁或以上的人士进行调查。研究的首部分收集参与者的客观健康指标数据,透过提供全自动视网膜影像分析(ARIA)评估服务(即俗称「眼底相」,经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眼底血管状况),推算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第二部分则透过问卷了解参与者的主观认知,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及对认知障碍症的认识,从而分析该疾病的相关因素。

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

  • 「眼底相」 反映中度认知障碍症风险与生活习惯有关:「眼底相」数据分析显示7%参与者有认知障碍症「中度风险」; 而有认知障碍症「低度风险」及「高度风险」的参与者分别为25.8%及24.5%。超过九成参与者没有吸烟和喝酒的习惯,超过一半每日有运动;但只有约三成参与者表示每天有进食一碗以上的熟菜,以及约四成每天进食一个中等大小的水果。调查发现有较多良好生活习惯的参与者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低。
  • 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与认知障碍症风险有明显关系:除了高龄与较高认知障碍症风险有显著关联性之外,参与者的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与认知障碍症风险亦明显相关。相对没有工作或已退休的参与者,有兼职或全职工作的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低。

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曾晓苓博士指:「我们从数据观察到近半参与者有认知障碍症中度风险,参与者的客观健康指标平均属中级。他们大多有定时运动的习惯,数据支持健康生活习惯与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有明显关系;而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患该疾病的风险相对高,因此我们建议针对此群体下功夫,推广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 女性比男性有更健康生活方式:此外,研究团队亦探讨潜在的性别差异,相比起男性参与者,女性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较差、自我评估的睡眠状况较差、生活压力较大、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亦较高,但有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曾博士指:「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女性自觉身体状况较差,所以她们倾向以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其身体状况。」

这项由都大和路德会合作的研究项目,是中国银行(香港)资助的「健康零距离」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旨在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研究团队希望透过这项研究,加深市民对认知障碍症风险的认识及关注,期望研究的结果有助长者医疗政策及措施的制定,呼吁政府及市民及早进行认知障碍症的筛查和预防工作。

相关新闻

相关主题

新闻分类

特写主题

年份

更多

登记收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