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大推動創業創新
優秀學生隊伍各獲10萬元開創基金

新聞 公大推動創業創新優秀學生隊伍各獲10萬元開創基金

公大推動創業創新
優秀學生隊伍各獲10萬元開創基金

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公大推動創業創新
優秀學生隊伍各獲10萬元開創基金

公大推動創業創新
優秀學生隊伍各獲10萬元開創基金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學生事務處早前舉辦新一屆「開創社」創新創意計劃(「開創社」),一共七支隊伍各獲得公大提供港幣10萬元的開創基金,用以實踐其創新方案,回饋社會。

公大於2017年推出「開創社」,旨在啟發同學的創意,並透過一系列課堂以外的創意培訓及經驗實踐,提升同學的創造潛能,實踐課堂所學的知識。「開創社」分多個階段進行,同學透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把創意轉化為可行的方案,競逐執行資金。計劃以理念的原創性、方案的可行性及社會效益等作為評審準則,獲審批的方案可獲港幣10萬元的執行資金,以及一系列的跨界別支援。

今屆「開創社」邀請了公大副校長(學生事務及支援)郭予光教授、興迅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益麟、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以及Guru Onlin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董事伍致豐擔任比賽評審團。除了甄選優秀的學生隊伍外,評審團還給予參加隊伍寶貴的專業意見,為他們在創業路上作指路明燈。

本年度,一共七支隊伍各獲得公大提供港幣10萬元的開創基金。參賽者分別來自工商管理、創意媒體、檢測認證、資訊科技和心理學等不同學科。七隊獲勝隊伍展示了多元化和創新的計劃,當中不乏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方案。有得獎隊伍計劃建立網上平台,提供由專業心理學家設計的引導冥想影片和心理測驗,從而改善小學生的精神健康,提升他們的快樂指數;另有小隊利用3D打印技術為新媒體的網絡紅人提供生產自家玩具及實體銷售平台;還有運用雷射雕刻木雕工藝生產特製的紀念品以不同角度紀錄香港;以及利用擴增實境(AR)技術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營銷營運策略等。

公大郭教授讚揚獲獎隊伍具備市場前瞻觸角,對創科滿懷熱誠,盡顯同學們的創意。郭教授亦感謝其他三位評審給予寶貴的時間和專業的意見,期望公大未來繼續得到社會賢達的支持,為有意創業的學生提供指導。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

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早前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並待立法會正式審批。大學新名稱適切反映大學在香港都會中獨特的定位,並能夠展示多年來大學發展的蛻變和未來的發展策略方向。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 www.hkmu.edu.hk
大學重新命名網頁: https://retitling.hkmu.edu.hk

(左起)公大學生事務長譚綺琳、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公大副校長(學生事務及支援)郭予光教授、興迅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益麟、Guru Onlin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董事伍致豐、好單位行政總裁陸樺以及仁人學社創新顧問譚皓元合照留念。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學生事務處早前舉辦新一屆「開創社」創新創意計劃(「開創社」),一共七支隊伍各獲得公大提供港幣10萬元的開創基金,用以實踐其創新方案,回饋社會。

公大於2017年推出「開創社」,旨在啟發同學的創意,並透過一系列課堂以外的創意培訓及經驗實踐,提升同學的創造潛能,實踐課堂所學的知識。「開創社」分多個階段進行,同學透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把創意轉化為可行的方案,競逐執行資金。計劃以理念的原創性、方案的可行性及社會效益等作為評審準則,獲審批的方案可獲港幣10萬元的執行資金,以及一系列的跨界別支援。

今屆「開創社」邀請了公大副校長(學生事務及支援)郭予光教授、興迅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益麟、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以及Guru Onlin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董事伍致豐擔任比賽評審團。除了甄選優秀的學生隊伍外,評審團還給予參加隊伍寶貴的專業意見,為他們在創業路上作指路明燈。

本年度,一共七支隊伍各獲得公大提供港幣10萬元的開創基金。參賽者分別來自工商管理、創意媒體、檢測認證、資訊科技和心理學等不同學科。七隊獲勝隊伍展示了多元化和創新的計劃,當中不乏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方案。有得獎隊伍計劃建立網上平台,提供由專業心理學家設計的引導冥想影片和心理測驗,從而改善小學生的精神健康,提升他們的快樂指數;另有小隊利用3D打印技術為新媒體的網絡紅人提供生產自家玩具及實體銷售平台;還有運用雷射雕刻木雕工藝生產特製的紀念品以不同角度紀錄香港;以及利用擴增實境(AR)技術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營銷營運策略等。

公大郭教授讚揚獲獎隊伍具備市場前瞻觸角,對創科滿懷熱誠,盡顯同學們的創意。郭教授亦感謝其他三位評審給予寶貴的時間和專業的意見,期望公大未來繼續得到社會賢達的支持,為有意創業的學生提供指導。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

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早前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並待立法會正式審批。大學新名稱適切反映大學在香港都會中獨特的定位,並能夠展示多年來大學發展的蛻變和未來的發展策略方向。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 www.hkmu.edu.hk
大學重新命名網頁: https://retitling.hkmu.edu.hk

相關新聞

相關主題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