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大學宣布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

新聞 公開大學宣布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

公開大學宣布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

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 公開大學宣布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

公開大學宣布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香港公開大學早前邀請了所有公大成員及公眾人士為大學重新命名提出建議,希望新的命名能更準確及合適地反映大學的現況、性質、優勢及將來的發展。公開大學今日(十二月十一日)宣布,校董會已於昨日(十二月十日)舉行的會議上,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在正式採用新名稱前,大學會率先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在立法會正式通過新名稱前,大學將繼續使用「香港公開大學」之名稱。

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在今日(十二月十一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很高興公大終於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名稱,以反映大學十多年來的蛻變。公大已由一所只提供遙距教育的院校,發展為一所全面的全日制綜合型大學。他說:「新名稱能夠反映本校具備現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學和研究,並能回應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需求;名稱同時包含大都會多元化的概念,切合大學的現況及發展策略目標。此外,名稱並沒有為大學的學術發展方向設限,有助大學發展新的領域,以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和人才需求。事實上,公大位處於充滿活力的香港都會,同為先進大都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大都會,也是世界的一個大都會,我認為校董會選擇此名稱作為大學新名稱非常合適。」

黃教授續道:「大學教育的初心不會改變,我希望新的名稱能使公眾對大學的使命、角色及任務有更準確的理解。我深信,憑著我們堅毅的決心及追求卓越的信念,大學定能邁步向前,更創佳績。」

公大校董會於二零二零年七月成立了「大學重新命名評選委員會」,專責統籌大學重新命名事宜。評選委員會由校董會、諮議會、教職員、學生及校友代表組成。大學於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間,邀請了所有大學成員及公眾人士為大學新名稱提出建議,集思廣益。是次徵集提名共獲逾一千一百個新名稱建議,當中約百分之四十九來自公眾人士,而學生及校友則分別佔百分之二十六及百分之二十二,其餘為公大教職員。

大學重新命名評選委員會仔細考慮了所有收集得到的提議,並根據大學重新命名評選準則作出多輪討論及篩選。包括了五十一個名稱的初選名單於十月初出爐,經委員會再作商討後,十月中旬及十一月初分別再篩選岀包括二十六個及十六個名稱的第二輪及第三輪名單。在詳細分析了名單內每一個名稱的優點和缺點後,委員會最終於十一月提交了三個建議名稱予大學行政委員會及校董會審批並作最終決定。

大學非常感謝公大成員及公眾人士的支持及積極參與提交大學新名稱建議。大學將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

有關評選詳情可查閱大學重新命名網頁:retitling.hkmu.edu.hk/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香港公開大學網站:www.hkmu.edu.hk

公開大學今天(十二月十一日)舉行記者會,交代大學重新命名的詳情。

香港公開大學早前邀請了所有公大成員及公眾人士為大學重新命名提出建議,希望新的命名能更準確及合適地反映大學的現況、性質、優勢及將來的發展。公開大學今日(十二月十一日)宣布,校董會已於昨日(十二月十日)舉行的會議上,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在正式採用新名稱前,大學會率先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在立法會正式通過新名稱前,大學將繼續使用「香港公開大學」之名稱。

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在今日(十二月十一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很高興公大終於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名稱,以反映大學十多年來的蛻變。公大已由一所只提供遙距教育的院校,發展為一所全面的全日制綜合型大學。他說:「新名稱能夠反映本校具備現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學和研究,並能回應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需求;名稱同時包含大都會多元化的概念,切合大學的現況及發展策略目標。此外,名稱並沒有為大學的學術發展方向設限,有助大學發展新的領域,以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和人才需求。事實上,公大位處於充滿活力的香港都會,同為先進大都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大都會,也是世界的一個大都會,我認為校董會選擇此名稱作為大學新名稱非常合適。」

黃教授續道:「大學教育的初心不會改變,我希望新的名稱能使公眾對大學的使命、角色及任務有更準確的理解。我深信,憑著我們堅毅的決心及追求卓越的信念,大學定能邁步向前,更創佳績。」

公大校董會於二零二零年七月成立了「大學重新命名評選委員會」,專責統籌大學重新命名事宜。評選委員會由校董會、諮議會、教職員、學生及校友代表組成。大學於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間,邀請了所有大學成員及公眾人士為大學新名稱提出建議,集思廣益。是次徵集提名共獲逾一千一百個新名稱建議,當中約百分之四十九來自公眾人士,而學生及校友則分別佔百分之二十六及百分之二十二,其餘為公大教職員。

大學重新命名評選委員會仔細考慮了所有收集得到的提議,並根據大學重新命名評選準則作出多輪討論及篩選。包括了五十一個名稱的初選名單於十月初出爐,經委員會再作商討後,十月中旬及十一月初分別再篩選岀包括二十六個及十六個名稱的第二輪及第三輪名單。在詳細分析了名單內每一個名稱的優點和缺點後,委員會最終於十一月提交了三個建議名稱予大學行政委員會及校董會審批並作最終決定。

大學非常感謝公大成員及公眾人士的支持及積極參與提交大學新名稱建議。大學將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

有關評選詳情可查閱大學重新命名網頁:retitling.hkmu.edu.hk/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香港公開大學網站:www.hkmu.edu.hk

相關新聞

相關主題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