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會大學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新聞 香港都會大學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香港都會大學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 香港都會大學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香港都會大學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分享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與香港體育學院(體院)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全職精英運動員實踐訓練與學業雙軌發展。

合作備忘錄由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及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共同簽署,並由都大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及體院社區關係及市務總監李忠民共同見證。

為配合大學重新命名為「香港都會大學」的重大發展,都大於9月推出全新公開講座系列「都大講堂」,邀請政商領袖、學者專家主持講座,內容涵蓋各種重要的議題、學術範疇及知識領域,促進知識及經驗交流。

林群聲教授期望是次合作能促進都大及體院的交流,為香港精英運動員提供彈性及多元的進修途徑。他說︰「都大一直致力貢獻香港的體育發展,開辦了運動及電競運動管理、運動及康樂管理等課程,為社會培育運動管理人才,促進行業的專業化。此外,大學亦十分著重學生的全人發展,設有體育代表隊及運動員獎學金計劃,鼓勵同學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李翠莎博士感謝都大的支持,攜手共創一個更有利的環境令精英運動員能夠實踐運動與學業雙軌發展的目標。她表示︰「體院十分重視精英運動員全人發展,一直積極研究及推動可行的支援措施,以實現這個目標。完善專上教育支援是其中一項具意義而有效的方案,讓運動員全職投入體育訓練的同時,亦能繼續追求學術上的成就。我期望透過是次與都大的合作,能鼓勵更多具體育天賦的年青人加入精英運動員行列。」

在合作備忘錄的框架下,體院可提名全職奬學金運動員報讀都大所有本科生課程。而大學亦可按運動員需要考慮延長修學年期,以配合他們的訓練及比賽日程。此外,大學亦會提供個別導師支援服務,協助運動員適應大學生活。

都大物理治療學課程二年級學生鄧灝琳為都大羽毛球代表隊成員,她認為簽訂合作協議對學生運動員起著正面作用。除了讓學生運動員可以兼顧運動訓練、比賽及學習,也為他們的未來人生規劃提供保障。她並分享物理治療學課程能幫助她更了解身體骨骼及肌肉結構,有效預防傷患及了解如何強化訓練。

精英體操運動員鄭勵臻於都大修畢運動及康樂管理學士學位後,繼續進修並取得都大社會科學碩士學位。她於典禮上分享她一邊追逐體操夢、一邊讀書所面對的挑戰和樂趣,她認為都大的授課模式特別適合經常外出比賽和訓練的精英運動員,並鼓勵運動員積極實踐雙線發展,為退役後生活早作準備。

為支援運動員雙軌發展和吸引更多具潛質運動員接受全職訓練,體院先後在2014年設立「精英運動員友好學校網絡」,以及在2015年推出「夥伴學校計劃」。都大是第12間本地專上學院與體院簽訂合作備忘錄,為推動運動員雙軌發展再邁進一大步。

有關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前身為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已發展成一所現代化的綜合型大學。都大透過七所教學學院提供不同程度、著重專業及應用的課程以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大學獲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通過,由「香港公開大學」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並於2021年9月1日生效。新校名適切反映大學在香港都會中獨特的定位,以及展示多年來大學發展的蛻變和未來的策略發展方向。

詳情請瀏覽香港都會大學網站: www.hkmu.edu.hk 

有關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的願景是按照香港特區政府現行政策指引,運用本身在精英體育培訓方面的專業知識,透過提供最先進並以事實為基礎的精英體育培訓及運動員支援體系,持續爭取世界級體育佳績,成為地區內精英體育培訓的翹楚。作為政府唯一指定執行本地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體院致力與政府、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及體育總會合作,提供完善的環境,甄選、培養和發展具體育天賦的運動員,協助他們追求卓越,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詳情請瀏覽香港體育學院網站: www.hksi.org.hk/

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左二)及體院李翠莎博士(右二)簽署精英運動員學習計劃合作備忘錄,由都大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左一)及體院社區關係及市務總監李忠民(右一)共同見證。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與香港體育學院(體院)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全職精英運動員實踐訓練與學業雙軌發展。

合作備忘錄由都大校長林群聲教授及體院院長李翠莎博士共同簽署,並由都大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及體院社區關係及市務總監李忠民共同見證。

為配合大學重新命名為「香港都會大學」的重大發展,都大於9月推出全新公開講座系列「都大講堂」,邀請政商領袖、學者專家主持講座,內容涵蓋各種重要的議題、學術範疇及知識領域,促進知識及經驗交流。

林群聲教授期望是次合作能促進都大及體院的交流,為香港精英運動員提供彈性及多元的進修途徑。他說︰「都大一直致力貢獻香港的體育發展,開辦了運動及電競運動管理、運動及康樂管理等課程,為社會培育運動管理人才,促進行業的專業化。此外,大學亦十分著重學生的全人發展,設有體育代表隊及運動員獎學金計劃,鼓勵同學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李翠莎博士感謝都大的支持,攜手共創一個更有利的環境令精英運動員能夠實踐運動與學業雙軌發展的目標。她表示︰「體院十分重視精英運動員全人發展,一直積極研究及推動可行的支援措施,以實現這個目標。完善專上教育支援是其中一項具意義而有效的方案,讓運動員全職投入體育訓練的同時,亦能繼續追求學術上的成就。我期望透過是次與都大的合作,能鼓勵更多具體育天賦的年青人加入精英運動員行列。」

在合作備忘錄的框架下,體院可提名全職奬學金運動員報讀都大所有本科生課程。而大學亦可按運動員需要考慮延長修學年期,以配合他們的訓練及比賽日程。此外,大學亦會提供個別導師支援服務,協助運動員適應大學生活。

都大物理治療學課程二年級學生鄧灝琳為都大羽毛球代表隊成員,她認為簽訂合作協議對學生運動員起著正面作用。除了讓學生運動員可以兼顧運動訓練、比賽及學習,也為他們的未來人生規劃提供保障。她並分享物理治療學課程能幫助她更了解身體骨骼及肌肉結構,有效預防傷患及了解如何強化訓練。

精英體操運動員鄭勵臻於都大修畢運動及康樂管理學士學位後,繼續進修並取得都大社會科學碩士學位。她於典禮上分享她一邊追逐體操夢、一邊讀書所面對的挑戰和樂趣,她認為都大的授課模式特別適合經常外出比賽和訓練的精英運動員,並鼓勵運動員積極實踐雙線發展,為退役後生活早作準備。

為支援運動員雙軌發展和吸引更多具潛質運動員接受全職訓練,體院先後在2014年設立「精英運動員友好學校網絡」,以及在2015年推出「夥伴學校計劃」。都大是第12間本地專上學院與體院簽訂合作備忘錄,為推動運動員雙軌發展再邁進一大步。

有關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前身為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已發展成一所現代化的綜合型大學。都大透過七所教學學院提供不同程度、著重專業及應用的課程以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大學獲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通過,由「香港公開大學」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並於2021年9月1日生效。新校名適切反映大學在香港都會中獨特的定位,以及展示多年來大學發展的蛻變和未來的策略發展方向。

詳情請瀏覽香港都會大學網站: www.hkmu.edu.hk 

有關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的願景是按照香港特區政府現行政策指引,運用本身在精英體育培訓方面的專業知識,透過提供最先進並以事實為基礎的精英體育培訓及運動員支援體系,持續爭取世界級體育佳績,成為地區內精英體育培訓的翹楚。作為政府唯一指定執行本地精英體育培訓的機構,體院致力與政府、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及體育總會合作,提供完善的環境,甄選、培養和發展具體育天賦的運動員,協助他們追求卓越,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詳情請瀏覽香港體育學院網站: www.hksi.org.hk/

相關新聞

相關主題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