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25日
都大研發智能MR系統提升新盤驗樓及培訓效率
勇奪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等多個獎項
伙伴合作 | 新聞稿 | 研究及知識轉移 - 專題故事 | 科技
計劃: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推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學者:
羅樂然博士
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院
研究項目 :
從嶺南民俗到香港非遺:理論和實踐的過程
資助金額 :
港幣775,000元
詳情:
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備受關注。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博士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中連下兩城,分別在2019年及2020年的「伙伴合作項目」獲得港幣503,800元及775,000元的研究資助。
羅博士是次的研究項目為「從嶺南民俗到香港非遺:理論和實踐的過程」,主要從嶺南的文化、民俗,以及政治文化脈絡等方面,探討香港各種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表演、儀式、語言及族群,從而深入了解嶺南文化與各個鄉村族群在文化實踐活動的關係及變化。
計劃: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推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學者:
羅樂然博士
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院
研究項目 :
從嶺南民俗到香港非遺:理論和實踐的過程
資助金額 :
港幣775,000元
詳情:
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備受關注。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博士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中連下兩城,分別在2019年及2020年的「伙伴合作項目」獲得港幣503,800元及775,000元的研究資助。
羅博士是次的研究項目為「從嶺南民俗到香港非遺:理論和實踐的過程」,主要從嶺南的文化、民俗,以及政治文化脈絡等方面,探討香港各種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表演、儀式、語言及族群,從而深入了解嶺南文化與各個鄉村族群在文化實踐活動的關係及變化。
登記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
Strictly Necessary Cookie should be enabled at all times so that we can save your preferences for cookie settings.
If you disable this cookie, we will not be able to save your preferences. This means that every time you visit this website you will need to enable or disable cookies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