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主意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Experiential Learning Service Learning Programme “你”想主意

背景:

 
別於一般服務學習活動,此活動鼓勵同學發揮他/她們的創意,分享一個為指定服務對象而設計的服務學習計劃。作品將會作為日後服務學習計劃的參考。

活動內容:

 
參加者須為其中一組指定服務對象 (i-iv任何一組),提議一個創新的服務學習活動。
指定服務對象:
i. 長者或傷殘人士
ii.都會大學學生
iii.中小學生
iv.醫護人員

學習目標:

 
  • 同學可以發揮創意,自主設計可行 的服務學習活動。
  • 從中思考如何將社會服務結合學科知識並從中學習及成長。
優勝者名單:
冠軍
陳穎琳
第二名
林泳潼
第三名
李映儀
第四名
韓曉妍
第五名
周學言
其後名次 (排名不分先後)
林映彤
梁諾怡
李洋
朱夢潔
李美欣
譚嘉慧
麥雲清
張顯泳
章馨憶
章馨憶
李誌謙
黎棹盈
郭銘恩
何琛姸
蘇文婷
黃興園
陳慧欣
葉菁華
莊樂思
吳芯如

得獎作品 :

“想港” 陳穎琳 – 心理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想港」是活動的名稱,取自「想講」的諧音,希望同學勇於表達對香港這個家的情感。療癒是「想港」的核心,期望同學透過網絡「講」故事的形式,分享三大由「想」字聯想的主題。「木」:環境和生態,提倡保護地球和綠色生活融合社會、「目」:人情世故,描寫看過或經歷的香港故事、「心」:情緒,壓迫香港中傳遞一點點治癒和正能量。善用社交平台分享正面資訊,有效受惠不同對象。網絡平台方便普遍,現疫情更適合在家進行。活動對象是公大學生和網絡使用者。主題、設計和展現形式,牽涉不同科目,促使學生發揮相應技巧和認識其他學科的技巧。群組式管理、互相合作協討,刺激思考,更有助提升整個活動過程和創作的質素。
“手噏噏,講故佬” 林泳潼 – 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榮譽文學士
計劃目的是讓學生認識被邊緣化的手語,改善及傳遞社會共融的概念。手語在香港是罕見的語言,有新聞報導指即使在聽障家庭裏,健全的孩子也大多不懂手語,香港的電視機構更只有香港電台提供手語傳意,大部分電視機構在直播重要政治或時事節目時也未必有手語翻譯。計劃內容是教授公大學生手語,並由他們設計一套短劇或用手語演繹一部電影給公眾人士。希望藉此機會培養健全人士對學習手語的興趣,推廣手語教育,亦希望透過表演改善社會對手語的接受程度。手語也是語言,無論是健全仍是聽障也可學習手語,明白手語表達非需羞恥,拉近聽障人士與社會的距離,為消除隔閡走近一步。
“結伴同行-協助長者領養流浪動物” 李映儀 – 中文榮譽文學士
近日社會不時出現偷動物的案件,追查發現多為長者所為。那麼長者為何要偷動物而不領養?第一,領養是近年才興起的政策,老一輩的思想停留在養動物必需到寵物店購買而且價格昂貴。第二,大部份領養機構或獨立義工皆於網上運作,長者沒有途徑去接觸這方面資訊。第三,即使接觸到網上領養資訊,對於領養所要求的條件包括安裝窗網或與義工聯絡家訪及定期回報動物情況,對長者來說較困難(身體不便安裝/獨居長者擔心上門家訪危險)所以我提議由服務者擔任長者和領養義工的溝通橋樑,替有意領養的長者與動物義工聯絡,再就義工所提出的領養要求向長者交涉及協助,在家訪時陪同,定期探訪長者視察與動物相處情況。
 
ceremony
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教授為同學致辭
ceremony
學生事務長-譚綺琳女士為同學致辭
ceremony
冠軍得獎者-陳穎琳同學分享其得獎服務計劃的內容
ceremony
冠軍得獎者-陳穎琳同學接受院長頒發獎狀
ceremony
亞軍得獎者-林泳潼同學接受院長頒發獎狀
ceremony
季軍得獎者-李映儀同學接受院長頒發獎狀
ceremony
院長與得獎同學大合照
ceremony
全體大合照
ceremony
老師與同學討論得獎服務計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