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與我 第三期 (2022年9月) 第32頁至第33頁

首頁 香港都會大學簡介 大學刊物 都大與我 都大與我 第三期 (2022年9月) 第32頁至第33頁

促進
支援少數族裔學童

上期曾介紹人文社會科學院推動共融的少數族裔研究。最近,教育及語文學院亦進行了一項與少數族裔相關的研究,題為「招收少數族裔幼稚園學生:克服挑戰,確認機遇」。

政策契機

政策契機

此研究由政府一項新政策觸發:由2019/20 年度起,教育局為「幼稚園教育計劃」下取錄任何數目非華語學生的幼稚園提供五個層階的資助。隨着政策推行兩個學年,幼稚園有否因而更積極招收少數族裔學生,實在值得檢討。

研究獲平等機會委員會資助,並與香港惠苗協會合作開展,結果肯定了政策的作用。首席研究員王明善博士匯報稱:「在回覆問卷而有取錄少數族裔學生的幼稚園中,半數承認因新增資助而取錄更多這類學生。」

優勢為本的「CARE」框架

優勢為本的「CARE」框架

過往研究多着眼於幼稚園抗拒招收少數族裔學生的原因,是次研究卻突破常規,採用優勢為本的策略。王博士解釋:「我們認為表揚積極行動更能鼓勵他者仿效。」研究團隊提出了「CARE」框架,代表幼稚園支援少數族裔學童的能力(capability)、志向(aspirations)、資源(resources)和投入度(engagement)。

有關調查獲得161 間幼稚園回應,佔全港參與「幼稚園教育計劃」幼稚園的四分之一。當中七成幼稚園在2020/21 年度有取錄少數族裔學童;沒有取錄少數族裔學童的幼稚園,在招收這類學童的志向上沒有顯著差別,只是沒有那麼積極。獲第四、第五層階資助,即有16 名或以上少數族裔學生的幼稚園,則認為其所處地區、相關經驗,以及聘有少數族裔教職員等因素,皆有利於招收有關學生。

向經驗較少的幼稚園提供更多支援

向經驗較少的幼稚園提供更多支援

無論獲哪個層階的資助,幼稚園都視政府和少數族裔家長為重要的資源提供者,但對於來自其他途徑的支援則比較有保留。王博士指出:「沒有慣常取錄少數族裔學童的幼稚園面對尤其嚴重的人手短缺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克服。」研究團隊期望有關公營和私營機構都能對經驗較淺和少數族裔學生較少的幼稚園,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援。此外,建立連結幼稚園和其他持份者的支援網絡也有助整合社區資源。

研究團隊還同步開展了「CARE 種愛幼稚園獎勵計劃」,嘉許在各「CARE」範疇表現出色的幼稚園。獲頒榮譽獎的三間幼稚園都取得第五層階資助,能在連結少數族裔家長、締造文化包容的學習環境和運用社區資源等方面樹立榜樣。王博士表示:「要令少數族裔兒童全面融入社會,有賴幼稚園、家長和社區共同努力。我們希望經驗程度不同的幼稚園之間能有更多交流,互相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