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寫作及互聯網在研究上的應用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多媒體寫作及互聯網在研究上的應用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CHIN A350C

多媒體寫作及互聯網在研究上的應用

歡迎你修讀CHIN A350C“多媒體寫作及互聯網在研究上的應用”。本科是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開設的一門選修科目,屬高級程度。修讀時間為兩個學期,學分值為十學分。修讀本科不需要預先修讀其他科目。

本指南主要包括八個部分,即本科簡介、宗旨、學習成果、教材、修讀建議、成績評核、導修課與講論會,以及學習進度表,目的是幫助你清楚了解學習本科須注意的地方。

本指南旨在介紹本科的內容,指導你如何運用閱讀材料,並對如何循序修讀本科提出建議,說明如何利用導修課及日間課堂,以及解釋本科如何評核學員的成績。

香港都會大學採用遙距教學的形式,有別於傳統的直接講授教學模式,你主要以自學方式來完成課程。本校會提供教材,並因應需要提供適當的輔導,幫助你修讀本科。至於成效如何,則很取決於以下兩項因素:

  • 學習時間的安排;
  • 教與學的互相配合。

因此,修讀本科前請你詳閱本指南,這將有助你全面了解本科,確定學習方向及方法。希望你能克服自學時遇到的種種困難,以恆心和毅力完成學業。

本科共有十個單元,分甲、乙兩部分。甲部為“多媒體寫作”;乙部為“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二者探討的題目屬不同範疇,內容也各自獨立。

“多媒體寫作”部分共六個單元。單元一、二集中解釋媒體的基本概念及媒體敍述的流程。單元三至六分別討論不同媒體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涉及的媒體包括報章、電台、電視及網絡媒體,各單元分別針對不同媒體的特徵和限制,論述各種媒體敍述的組合方式、寫作技巧及語言運用。本科着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單元中會通過實例和練  習,讓學員掌握不同媒體敍述的表達技巧和寫作實務。

“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部分包括單元七至十。單元七至九主要討論資訊科技在人文學科上的應用,特別是在中國文學、語言學等方面的學習與研究上有何價值。單元十則會介紹近年新興的一個熱門題目— 數碼人文(digital humanities),內容會探討數碼科技發展對人文學科研究的影響。

本科旨在讓學員了解多媒體運作的概念、不同媒體的特徵及媒體敍述的基本流程,並在這基礎之上,掌握不同媒體的寫作方法,透過實例和寫作練習,培養學員撰寫不同類型媒體稿件的能力,並通過對資訊科技的實踐應用,提升學員處理中國語言文學的教研能力。

修讀本科後,你應能:

  • 概述媒體及多媒體的定義、類型,並指出媒體寫作人應當具備的能力和修養;
  • 綜述媒體敍述的基本流程,並說明策劃及採訪的基本元素,以及不同媒體的編輯職能和傳遞模式;
  • 闡述報章、電視、電台、網絡等媒體寫作的基本方法,以及撰寫符合各種媒體要求的文體;
  • 析述媒體寫作的倫理道德及法律問題;
  • 剖析資訊科技對中國語言學、中國文學研究和創作的作用;
  • 簡介數碼人文的理念及其在人文學科的應用。

本科教材包括學科指南、十個修讀單元、指定教科書、指定讀物和作業。另每單元備有參考書目,供學員參考。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的作用是介紹本科的特點和內容,指導你如何修讀本科。學科指南也提供有關導修課和成績評核的資料。

 

修讀單元

本科內容分兩部分,共十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學習內容、活動和測試題,以助你通過閱讀、思考和練習,掌握本科的理論知識。以下臚列各單元主題:

 

甲部:多媒體寫作

單元一 媒體的基本概念
單元二 媒體敍述的基本流程
單元三 報章媒體的寫作
單元四 電視媒體的寫作
單元五 電台媒體的寫作
單元六 網絡媒體的特徵與寫作

 

乙部:數碼時代的人文研究

第七章 資訊科技與中文電子資源的發展概況
第八章 資訊科技在語言學研究上的應用
第九章 資訊科技在中國文學研究上的應用
第十章 數碼人文

 

指定教科書

本科的指定教科書是:

  • 賴蘭香(2012)《傳媒中文寫作》(全新修訂本),香港:中華書局。

本書暫時已經停版,但你可以到本校圖書館借閱,或在本校的電子圖書館閱讀電子版。

 

指定讀物

除指定教科書外,各修讀單元亦會按需要選擇相關的論著作為指定讀物,讓你對相關課題有進一步的認識。

 

參考書目

本科每單元後均會列出有關的參考書目,學員宜按需要參考相關書目作延伸閱讀。現將主要的參考書籍臚列如下:

Lanson, J., Fought, B.原著,林嘉玫等譯(2006)《最新跨世紀新聞學》,台北:韋伯文化。

Stovall, James Glen著,楊慧娟譯(2006)《網路新聞學: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台北:五南圖書。

Turner, G.原著,唐維敏譯(1998)〈閱聽人〉,《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丁法章(2008)《新聞評論教程》(第4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丁柏銓編(2009)《新聞採訪與寫作》(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方延明(2011)《新聞文化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王陽(2004)《電視新聞節目中的創新思維》,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王輝(2007)《電視新聞實務解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王曉寧(2004)《現代新聞編輯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編著(1999)《傳播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巨浪(2009)《電視(新聞)採訪與寫作》,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吳信訓(2011)《新編廣播電視新聞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慶祥(2008)《新聞採訪寫作》,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孟建(2011)《當代廣播電視概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孫發友(2009)《新聞文本與文化生態:媒介話語的框架性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育仁編(2002)《神妙的媒筆:當代廣播電視新聞寫作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張駿德(2008)《新聞報道改革與創新》,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陳曉彥(2018)《網路傳播法規與倫理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陸曄(2010)《當代廣播電視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彭蘭、高鋼(2011)《中國互聯網新聞傳播結構、功能、效果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祥敏(2012)《電視新聞學》,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曾祥敏(2018)《電視採訪:融合報道中的人、故事與視角》,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項潔(2014)《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初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董天策(2011)《問題與學理:新聞傳播論稿》,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裴顯生、方延明主編(2012)《新聞寫作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志立(2009)《網路傳播學導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趙振宇(2017)《現代新聞評論》(第三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蔡尚偉(2006)《廣播電視新聞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蔣曉麗(2005)《現代新聞編輯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蔣曉麗、趙毅衡編(2017)《傳播符號學訪談錄:新媒體語境下的對話》,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譚國根、梁慕靈、黃自鴻編(2018)《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台灣:秀威資訊科技。

Gold, Matthew K., and Klein, Lauren F. (eds) (2019) Debate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illiard, R.L. (2004) Writing for Television, Radio, and New Media. Belmont ,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Julianne Nyhan & Andrew Flinn (2016) Comput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towards an oral history of Digital Humanities. Springer.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 10.1007%2F978-3-319-20170-2)

Schreibman, Susan, Raymond George Siemens, and John Unsworth (eds) (2016) A New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UK: Chichester,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Inc.

Terras, M., Nyhan, J., and Vanhoutte, E. (eds) (2013) Defining Digital Humanities: A Reader, UK: Ashgate.

如果你是第一次以自學形式修讀都會大學的課程;或已停學多年,很久沒有碰過書 本;又或者是第一次接觸媒體寫作,你可能不知從何入手。但請不必擔心,本校提供的教材和安排的導修課,可以幫助你逐步消除這些憂慮。當然,解決問題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你個人的努力。修讀遙距課程最大的困難是分配時間,你必須安排足夠的時間來學習,並按照指南建議的進度修讀單元和繳交作業。修讀本科的過程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 閱讀“修讀單元”、指定教科書和指定讀物
    修讀單元的內容是完整的。要進一步了解課題,你可按照單元的指示,閱讀本科選用的參考書。每個單元都會告訴你應該參考的章節,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
    當你閱讀單元內容至某個階段,或在單元完結前,通常會讀到一些討論題或測驗題,這些學習活動目的是讓你思考讀過的內容。如因貪圖便利而略過不答,便難以對單元內容有透徹的了解。
  2. 參加導修課
    導修課由導師主持,主要目的是提供討論的機會,讓你和其他同學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從而加深對本科的理解。在學習時遇到疑難,也可以在導修課上提問,請導師解答。共同參與討論,有利於教學互動的長處的充分發揮。
  3. 仔細留意“作業”的評語
    留意作業的評語,可幫助你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長處與不足。

至於具體的學習步驟,可參考以下建議:

  1. 詳細閱讀學科指南,並按照學習進度表修讀。學科主任會安排導修課時間和作業的繳交限期。請記下有關的時間、地點和日期,並依時出席導修課和繳交作業。
  2. 開始閱讀單元時,首先應詳細閱讀單元的“緒言”,掌握單元的內容概要。每個單元的學習時間為四週。
  3. 每個修讀單元都設有活動題和測驗題,你必須認真思考和回答。大部分問題在單元末附有答案,但請你先嘗試自行回答問題,然後才核對答案。完成這些活動 後,才繼續研讀下去。
  4. 研讀過程中,應不時回顧單元的重點,看看自己能否好好掌握。對本科一些較複雜的概念和理論,你初時可能會感到大惑不解。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細心把課 文、註釋、論析重複閱讀和思考一遍,做些筆記或圖解有時可以幫助理解。當  然,你亦可以把不明白的內容記下來,在導修課或指定時間內通過電話導修向導師請教。
  5. 本科設有四份作業,你必須依期繳交。導師發還作業後,你應該詳細閱讀導師在作業上給你的評語,檢討自己在作業中所犯的錯誤。如有疑問,可與導師聯絡。
  6. 完成最後一個單元後,便應計劃把全部學過的內容好好溫習一次,準備考試。除了要複習單元和教科書的內容外,亦應重溫你所完成的作業和導師給你的評語。

各修讀習單元均要求學員完成活動和測試題,以幫助學員自我確定是否已掌握必須的技巧和理論。至於成績評核,本科是通過四份作業和一次期終考試,來測試、考核學員能否嚴謹而有條理地把在各單元所學的知識善加運用。

 

作業

本科共有四份由導師評改的作業。本校從四份作業中選取成績最好的三份,取其平均分作為平時分數,佔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

 

期終考試

學員須參加一次三小時的期終考試。考試範圍涵蓋本科全部內容,成績佔本科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

導修課是為輔導學生研讀修讀單元及指定讀物而設,學員應按時出席。本科共設導修課十次,每次兩小時。另有日間講論會兩次,每次三小時,由學科負責人或學者專家主持。

本科的學習進度、相關的評估及面授課節綜合表列如下:

 

單元單元主題學習週數成績評核導修課講論會
媒體的基本概念3  
媒體敘述的基本流程3  
報章媒體的寫作4 
電視媒體的寫作4 
電台媒體的寫作4 
網絡媒體的特徵與寫作3  
資訊科技與中文電子資源的發展概況3  
資訊科技在語言學研究上的應用3 
資訊科技在中國文學研究上的應用3 
數碼人文4 
 溫習2   
 總共36週4份10次2次

本科使用香港都會大學的“網上學習系統”為你提供額外支援。你可以通過“網上學習系統”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有關“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及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

以遙距方式修讀大學課程,殊不簡單,可以說是極大的挑戰。要完成每一個學科,你必須認定目標,憑毅力和恆心,依照指示,按部就班地學習。不過,你並非孤軍作戰,因為很多同學正跟你一樣,以遙距學習的方式修讀本科,而大學也會盡力給予你充足的支援。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你可以在導修課和日間講論會向導師、講者提問、請教,他們必定樂意解答。

在修讀的過程中,希望你能領略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在此,謹祝你學有所成!

即將上載

如果學科指南沒有自動下載,請點擊這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