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成人護理學(一)

首頁 入學申請 Course Guide 兒童及成人護理學(一)

本《學科指南》乃本科使用的最新版本,可作參考之用,惟部分章節在本科再開辦時或會有所修訂。

NURS N112C

兒童及成人護理學(一)

歡迎你修讀NURS N112C「兒童及成人護理學(一)」。本科是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開辦的「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的必修科目之一。本科為基礎程度科目,修讀時間為2個學期,學分值為10學分。

學員在修讀其他中級和高級程度科目之前,宜先選修此科。學員修讀本科時須同時修讀NURS N101C「基礎生命科學」。

本指南主要包括下列八個部分,目的是幫助你了解本科的主要內容,指導你如何以自學形式學習,以取得最大果效。

  • 本科內容簡介
  • 本科的宗旨
  • 本科學習成果
  • 本科的教材
  • 修讀本科的建議方法
  • 輔學服務
  • 成績評核
  • 學習進度表

香港都會大學採用遙距教學形式,而為配合護理學科的特性和學習需要,本科還設有多項輔學服務。因此,你除了要好好利用本校提供的教材來自學之外,也要積極參與各項輔學服務, 才能達到本科的要求。

自學的成效要看你能否妥當地安排學習時間以及控制學習進度。因此,你應該在開始修讀本科前先行詳細閱讀本指南,以便全面了解本科的內容及學習成果,從而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和方法。

本科會以深入淺出的方法,通過臨床情境和不同的個案研究, 利用護理過程去闡述有關臨床內外科護理學的知識。本科共十個單元,單元一和單元二會分別闡述護理過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有關健康評估的範圍和方法。單元三至十則會析述如何護理患有呼吸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心臟及血管系統、神經系統,以及皮膚系統疾病的護理對象、急症、接受外科手術、癌症及接受紓緩治療的護理對象。本科的學習時間包括300小時自學時間及78小時輔學服務,以提高學員的臨床護理知識、技巧和操作水平。

本科旨在加強學員對臨床內外科護理的認識和了解,並以護理過程為基礎,於護理不同病患者時加以應用。

修畢本科後,你應能:

  • 描述護理過程的步驟、護理診斷及護理計劃表的書寫方法,以及當中應注意的事項;
  • 描述健康評估的範圍、方法和技巧;
  • 描述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皮膚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徵狀、診斷檢查、治療及解釋其相關的護理措施;
  • 說明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皮膚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的常用藥物治療及解釋其相關的護理職責;
  • 解釋接受外科手術人士的術前、術中和術後護理;
  • 解釋對患有癌症和接受紓緩治療對象的護理;
  • 描述急症護理的原則,以及常見急症的評估、急救處理和護理;
  • 為以下人士評估、設計並編製適合他們健康需要的護理計劃:
    • 患有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皮膚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的護理對象;
    • 接受外科手術的對象;
    • 患有癌症及接受紓緩治療的對象。

本科的教材包括學科指南、修讀單元、護理實驗室實習課手冊及參考書目。

 

學科指南

學科指南的作用是介紹本科的特點和內容,指導你如何修讀本科。學科指南也提供有關輔學服務和成績評核的資料。

 

修讀單元

本科共有10個修讀單元,每個單元都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測試題、參考書目,並附有相關名詞的英漢對照,以便學習。

以下為各單元的主題:

單元一 護理過程概論
單元二 健康評估導論
單元三 呼吸系統疾病與護理
單元四 血液及淋巴系統疾病與護理
單元五 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與護理
單元六 急症護理
單元七 外科手術與護理
單元八 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
單元九 皮膚系統疾病與護理
單元十 癌症及紓緩治療

 

指定教科書

本科使用下列教科書:

李和惠等( 2019 )。《內外科護理學》(六版)(上、下冊)。華杏版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書目

下列書目將會在修讀單元內提及。如有需要,可到香港都會大學圖書館借閱。

于博芮等(2010)。《成人內外科護理》(上、下冊)。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桂芸、馮容芬、歐嘉美、馮琪瑩、湯玉英、卓妙如( 2011 )。《身體評估與檢查》。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方妙君、楊雅淑、蔡端宜、邱秀環(2013)。《護理過程》(三版)。匯華。

邱艷芬(2010)。《身體評估―護理上之應用》(七版)。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2012)。《急救證書課程手冊》(三版)。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

國際北美護理診斷協會著,高紀惠、曾詩雯、莊琬筌譯(2012)。《NANDA International護理診診斷:定義與分類2012–2014》。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敏鋑等(2012)。《癌症護理學》(三版)。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惠如、曾詡瑄、楊惠美(2011)。《護理情境模擬綜合技術手冊》(一版)。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麗智、阮玉梅、胡月娟、林明珍、李引玉、羅筱芬、張淑珍(2011)。《最新護理學導論》(六版)。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麗智等(2010)。《基本護理學》(五版)(上冊)。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faro-LeFevre, R. (2010). Applying nursing process: A tool for critical thinking (7th ed.).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Brunner, L. S., & Smeltzer, S. C. (2010). Brunner & Suddarth's textbook of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12th ed.).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Carpenito-Moyet, L. J. (2013). Nursing diagnosis: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practice (14th ed.).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iams & Wilkins.

Chao, S. Y., Liu, H. S., Wu, M. C., Clark, M. J., & Tan, J. Y. (2013). Identifying critical thinking indicators and critical thinker attributes in nursing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1(3), 204–211.

D'Amico, D. & Barbarito, C. (2012). Health & physical assessment in nursing (2nd ed.). Pearson Education Inc.

Hammond, B. B., & Zimmermann, P. G. (2013). Sheehy's manual of emergency care (7th ed.). Mosby.

Hoeman, S. P. (2008).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outcomes (4th ed.). Mosby Inc.

Ignatavicius, D. D., & Workman, M. L. (2010).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Patient-centered collaborative care (6th ed.). Saunders Elsevier.

Jarvis, C. (2012).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ealth assessment (6th ed.). Elsevier Inc.

Jensen, S. (2011). Nursing health assessment: A best practice approach. Wolters Kluwer Health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Lewis, S. L., Dirken, S. R., Heikemper, M. M., Bucher, L., & Camen, I. M. (2011).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problems (8th ed.). Mosby.

Lippincott. (2013). Nursing 2014 drug handbook.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ottage, M. (Eds.). (2012).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3rd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Rothrock, J. C. (2011). Alexander's care of the patient in surgery. Mosby.

Smith, S. F., & Duell, D. J. (2011).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Basic to advanced skills (7th ed.). Appleton & Lange.

Swearingen, P. L. (2012). All-in-one care planning resource (3rd ed.). Elsevier.

Wilkinson, J. M. (2012). Nursing process and critical thinking (5th ed.). Pearson.

 

名詞中譯

本科採用的醫護名詞中譯以下列書目為依據:

趙師震編(2009)。《英漢醫學辭典》。中華書局。

全港中文護校統一醫護名詞小組編訂(1997)。《常用護理英漢辭彙》(內部文件)。

遙距課程跟一般大學的課程有所不同。遙距課程鼓勵學員利用校方所提供的教材,以自學形式修習,學員必須懂得適當地分配學習時間。前面已提及過,本科的特點是強調自學教材與輔學服務的配合。你修讀本科時應該根據「學習進度表」,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修讀單元的有關部分,並在指定時間參加輔學服務,以鞏固所學。雖然遙距課程強調自學,但是我們也希望你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與導師討論。

以下是修讀本科的一些建議:

  1. 擬訂一個學習時間表。本科的學科主任已為你準備了一個學習進度表。我們建議你按照這個進度表循序漸進地修讀,並謹記在完成指定的修讀單元後,準時繳交作業/參加測驗。你亦會收到一份輔學服務時間表,內裏清楚列明每次導修課、實驗課和補習課的日期、時間及地點。請把這些日期記下,並準時上課。
  2. 開始修讀每一個單元時,請先閱讀該單元的引言。這有助你明白該單元的宗旨和整體目標,及該單元與其他單元的關係。然後你可閱讀目錄部份,幫助你了解該單元的編排。
  3. 此外,你亦會遇到一些活動和測試題。這些活動和測試題有助你明白單元的重點,訓練你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並讓你自我評估是否已掌握所學。所有測試題都在單元末附有答案,但請你先嘗試自行作答,然後才核對答案,並糾正錯誤及找出錯誤原因。你應該在完成這些活動及測試題後,才繼續研讀下去。
  4. 在閱讀單元時,你可能會遇上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這時候你應該將問題記下,並向導師求助。導師會幫助你解決這些難題。
  5. 修讀本科時,你會發覺單元內所描述需作健康評估的情況、健康生活模式,以及溝通的技巧等內容,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都可以遇到。你可以把這些日常觀察與學到的聯繫起來,作出分析及理解。這樣不只可以提高你對本科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你掌握單元的要點。
  6. 完成每一個單元後,應安排時間盡早温習,不要等到考試前才一口氣地温習所有單元。因為當你完成最後一個單元時,你可能已經忘記之前已修讀的單元。這樣的重複温習,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準備考試。你亦應該重温做過的測驗/作業和導師給你的評語。

本科將設有一系列導修課、補習課和實驗室實習課,面授時間合共78小時。學員在輔學服務的出席率必須達到百分之八十。

除了面授形式的學習支援外,本校亦會通過本校的網上學習系統為學員提供學習支援。當中你除了可以在網上閱讀本科的教材內容外,還可以通過網上的溝通工具,與導師、學科主任和同學聯絡、交流和諮詢。

 

導修課

本科將設有12次導修課,幫助你學習。導修課每次2小時,合共24小時。你可在導修課向導師提出問題討論,或在導師帶領下共同討論特定的課題。

以下是各導修課的內容:

第一次:護理過程概論(單元一)
第二次:健康評估導論(單元二)
第三次:呼吸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三)
第四次:血液及淋巴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四)
第五、六次: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五)
第七次:急症護理(單元六)
第八次:外科手術與護理(單元七)
第九、十次: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八)
第十一次:皮膚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九)
第十二次:癌症及紓緩治療(單元十)

 

補習式指導

除定期由導師主持導修課外,本科亦設有12次補習課,導師會為你解答學習上的問題。補習課每次2小時,合共24小時。通過練習與情境討論,鞏固你對課程內容的認識,亦為有需要額外協助的學員解答關於於學科內容的個別問題。

以下是各補習課的內容:

第一次:護理過程概論(單元一)
第二次:健康評估導論(單元二)
第三次:呼吸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三)
第四次:血液及淋巴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四)
第五次: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五)
第六次:急症護理(單元六)
第七次:外科手術與護理(單元七)
第八次: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八)
第九次:皮膚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九)
第十次:癌症及紓緩治療(單元十)
第十一、十二次:總温習

 

實驗室實習課

為提供機會給學員在實驗室的環境內實習各種臨床護理技巧及運用一般護理措施,本科設有6次實驗室實習課,每次3小時, 合共18小時。每節實驗課將有特定的技巧指導及練習,內容均會與各單元互相配合。

以下是六節實驗室課所涵蓋的內容:

第一次:健康評估導論(單元二)

  • 身體檢查的技巧

第二次:呼吸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三)

  • 呼吸系統的身體評估
  • 鼻咽及氣道抽吸術
  • 水封式胸腔引流的護理

第三次:血液及淋巴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四)及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五)

  • 骨髓抽吸檢驗
  • 心臟及血管系統的身體評估
  • 心電圖
  • 中央靜脈壓的護理
  • 輸血的護理

第四次:急症護理(單元六)

  • 哽塞的急救
  • 基本人工氣道和救護氣袋復甦器的操作
  • 基本生命維持
  • 高級生命維持

第五次:外科手術與護理(單元七)

  • 外科無菌技術應用
  • 護理記錄之技巧及應用

第六次: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單元八)

  • 神經系統的身體評估
  • 腰椎穿刺術的護理

 

日間課堂

每次日間課堂為4小時,共12小時。於日間課堂裡,主講者(導師及/或資深的醫護同業)會分享其經驗,讓學員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入之認識,並能學以致用。

各修讀單元都會要求你完成活動和測試題,以幫助你自我評定是否能夠掌握課程的內容和理論。本科成績的評核,是以三份作業和一次期終考試為標準,測試你能否清晰而有條理地將在各修讀單元內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達到評核的目的。你必須在作業及期終考試兩部分均取得合格,才符合課程要求。

 

成績評核項目佔總成績的比例
作業50%
期終考試50%

 

這裏必須強調,雖然你在本科所得的總分是按作業及考試得分共同計算出來的,但你是否取得及格的成績並不單單取決於你所取得的總分。你的考試得分、作業平均得分及學科總分,均須分別符合及格成績的最低要求,才能給予及格的成績級別。有關詳情,請參閱《學生手冊》第七章「作業及考試」。

 

作業

本科設有三份作業,你必須在網上學習平台繳交這三份作業。學院會以這三份作業來計算總成績,每份作業佔學科總分百分之十六點七,共佔學科總分的百分之五十。

作業範圍:

第一份:(單元一、單元二、單元三)

第二份:(單元四、單元五、單元六)

第三份:(單元七、單元八、單元九、單元十)

 

期終考試

本科的期終考試為筆答題,時間為3小時,佔學科總分的百分之五十。

以下是本科課程的學習進度表:

 

單元單元名稱學習週數成績評核導修課補習式指導實驗室實習課日間課堂
護理過程概論2 22  
健康評估導論2 223 
呼吸系統疾病與護理5作業一2234
血液及淋巴系統疾病與護理3 22 
心臟及血管系統疾病與護理4 4234
急症護理3作業二223
外科手術與護理2 223
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5 4234
皮膚系統疾病與護理2 22 
癌症及紓緩治療2作業三22 
 溫習2  4  
 合計32週3份24小時24小時18小時12小時

本科由李美娟博士、勞家儀女士、張佩嫻女士、唐應庭女士、曹智婷女士、盧巧怡女士、陳燕鳳女士、何國威先生、林彩霞女士、王燕詩女士及鍾嘉怡女士共同編撰。

李美娟博士為香港註冊護士、註冊助產士及註冊護士教師,曾從事臨床及護理教育工作,現任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副教授,教學及科研範圍包括產科護理、臨床護理和中醫/中醫護理。

勞家儀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從事臨床工作十多年,擁有豐富內科及深切治療護理經驗。教學及科研範圍包括危重病護理及模擬訓練。現任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講師。

張佩嫻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從事臨床工作十多年,擁有豐富外科護理經驗。教學及科研範圍包括感染控制、模擬訓練及外科護理。現任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講師。

唐應庭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及註冊護士教師。教學及科研範圍包括護理教育、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中風護理及急症護理等。曾任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講師。

曹智婷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獲香港理工大學頒發榮譽理學學士(護理學)及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理學碩士(心臟科)。從事臨床工作十多年,擁有豐富眼科、耳鼻喉科及深切治療護理經驗。現任公立醫院註冊護士。

盧巧怡女士為香港註用護士,獲香港理工大學頒發護理學榮譽學士。曾從事臨床工作十多年,擁有豐富內科、兒科及社區護理經驗,曾編撰與社區健康護理相關的高級文憑課程教材。現任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遙距課程兼職導師。

陳燕鳳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及註冊助產士,從事臨床工作廿多年,擁有豐富婦產科及深切治療護理經驗。獲香港大學頒發護理學碩士。現任衞生署註冊護士。

何國威先生為香港註冊護士,從事臨床工作十多年,擁有豐富外科、內科及急症護理經驗。獲澳洲聯邦大學頒發工商管理學(醫療服務管理)碩士。現任醫院外科部護士長。

林彩霞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獲香港理工大學頒發理學學士(護理學)及理學碩士(護理學)。從事護理工作六年,擁有內科、外科、骨科及深切治療護理經驗。現任公立醫院註冊護士。

王燕詩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護理學士學位及獲香港大學頒發社會科學(行為健康)碩士學位。從事護理工作七年,擁有內科、骨科、社區復康護理及公共健康推廣經驗。現任衞生署註冊護士。

鍾嘉怡女士為香港註冊護士,獲香港大學頒發榮譽理學學士(護理學)及獲香港大學頒發理學碩士(公共衞生科)。從事臨床工作五年,現任衞生署註冊護士。

本科使用香港都會大學的「網上學習系統」為你提供額外支援。你可以通過「網上學習系統」閱覽修讀單元及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也可以使用該系統和導師、學科主任及其他同學聯絡。有關「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及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

本科以深入淺出的方法,通過臨床情境和不同的個案研究,以加強你對臨床內外科護理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使你明白完整護理過程的模式,並能於護理不同病患者時加以應用。與此同時,我們亦希望你能通過學習本科的內容,提升你的臨床護理知識和實務技巧,從而達到註冊護士的水平,適當地發揮自己的護理才能,對護理專業作出貢獻。

在修讀過程中,希望你不單能吸收到護理的知識,還能感受到進修所帶來的樂趣。在此,謹祝你學有所成!

即將上載